信息保密科普,讓人人都成為國家秘密的捍衛者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各類學校和科研機構要強化科普工作責任意識,加強科普與科研結合,為開展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蒲袡C構貫徹落實《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保密技術領域科普工作,對于提升保密科研機構持續創新能力、促進保密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一、深化保密工作重要性認識,宣傳保密法律法規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保密工作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深刻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筑牢新形勢下保密工作防線,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然而,一些單位或個人安而忘危,保密意識淡薄、保密常識匱乏、保密能力不足,致使保密安全事件屢屢發生,輕則導致單位、家庭、個人損失,重則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發布第34年,加強保密法律法規、保密知識常識相關科普工作,是應對當前保密工作形勢、提升保密工作者素質能力的迫切需求。
二、傳播保密基本常識,明確信息共享與保密邊界
保密技術日新月異,保密科普宣傳也應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新形勢下的保密工作需要。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個人發布的信息充斥網絡,個人信息共享逐漸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造成工作信息與生活信息在同一部手機、同一臺計算機中交錯處理,海量信息在網絡平臺中迅速傳播擴散,其中不乏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個人信息與工作信息的邊界模糊,信息共享與保密的邊界難以確定,增加了互聯網領域信息泄露風險。加大保密常識宣傳教育力度,明確共享與保密的邊界,對于提高公眾保密意識、增強公眾保密能力十分必要。
三、夯實保密學科基礎教育,吸收鍛造優秀人才
與傳統信息安全相比,保密學科基礎教育涵蓋范圍更加廣泛,涉及到聲、光、電磁、通信甚至材料等多門類交叉學科。以聲信息防護為例,既要研究并跟蹤最新隔聲材料甚至建筑結構的相關進展,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隔聲能力,也要跟蹤國內外竊聽設備的最新進展,了解最新的聲信息提取方法,持續評估現有隔聲能力。其中廣泛涉及到聲學、光學、材料、建筑等多種學科。保密基礎學科教育,需要在保密意識教育基礎上,立足于大門類學科基礎與相關前沿知識,并結合保密技術防護要求,實現保密意識、基礎知識、前沿科技與保密技術的互動串聯,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科普工作任重道遠,各部門單位共同發力
在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導下,相關職能部門、科研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按照《意見》要求,開展了多層次、多種類的保密技術科普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加強科普作品創作。有關部門依托多年科研基礎,針對保密工作實際需求,堅持出版、發布相關科普讀物和科普文章。編寫《信息安全保密知識普及讀本》,內容涵蓋信息安全保密概述、信息安全保密法律法規和標準、計算機網絡安全、通信系統安全、物理安全等多個方面,從計算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角度,向政府、企事業單位等目標用戶介紹信息安全基本原則與法律法規等基本概念,系統性增強全民信息安全意識。
二是發表網絡原創科普文章。依托微信公眾號,邀請科研人員撰寫原創科普文章,介紹保密技術基本原理與最新前沿知識,以及國外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實踐等??茖W技術分會微信公眾號每周發表原創文章1篇,已經持續5年,共計原創文章約270余篇,閱讀量超過50萬次,精選文章被《信息安全研究》、《保密科學技術》等業內知名期刊收錄。
三是提升科普活動效益。在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下,有關部門協同舉辦多屆全國保密技術交流大會暨產品博覽會。會展通過舉辦產品展覽展示、技術研討與交流等活動,推動企業與機關單位保密技術交流合作。同時,通過一系列研討會和現場演示,普及公眾信息安全保密防范常識,傳播信息安全保密相關基本概念與知識,提高保密科技研發和產業發展水平。會展活動被新華社、科技日報等國家權威媒體報道,取得顯著宣傳效果。